吸菸賽神仙? 研究:憂鬱症、思覺失調症罹患風險加倍

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

一個台中人安全且暖心的避風港,幫助您卸下重擔、迎向輕省自在人生

資料來源: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

您以抽菸緩解壓力嗎?英國專家呼籲住手,因吸菸與心理問題「互為因果」,最新研究顯示吞雲吐霧大幅增加罹患憂鬱症及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等心理問題的風險,可見這個普遍的「自我療癒」習慣具有反效果,恐讓壞心情變本加厲。

擔任第一作者的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高級研究員伍頓(Robyn Wootton)研究團隊,鎖定對吸菸有遺傳易感性的504個基因,其中378個基因變數為學界先前即已認定,另126個則是此研究發現與終生長期抽菸者有較高關聯性,因此可包括受試者吸菸頻率、菸齡、戒菸與否等各式狀況。鑑於遺傳易感性屬隨機分布,不受飲酒、收入、運動等健康因素影響,此研究設計能避免錯估關聯的可能性。

研究人員接著動用含近50萬人基因資料的人體生物資料庫共兩個,一來自思覺失調症患者,另一則是重度憂鬱症患者,以瞭解罹患這兩種精神疾病的風險和抽菸相關基因變數是否產生連結,竟得出抽菸導致心理問題的結論:以曾有15年菸齡、當初一天抽20根菸的民眾為例,即使戒菸17年,仍比不曾抽菸者容易得病,發展思覺失調症的機率多一倍,染上憂鬱症的機會也高出將近一倍。

專家也發現,對憂鬱症、思覺失調症具有遺傳易感性者,的確較常抽菸。不過,上述結論來自以歐洲血統為主的基因資料,為研究限制之一。登上聲譽崇高的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心理醫學》(Psychological Medicine)期刊同一天,英國慈善團體「對吸菸與健康採取行動」(ASH)也發布報告,直指精神疾病患者預期壽命平均減少10到20年的罪魁禍首正是吸菸。

科學界過去就發現高純度大麻可增加心理問題出狀況的風險,且吸菸者較容易依賴大麻,在在呼應上述研究發現。伍頓指出,吸菸導致思覺失調症或憂鬱症的機制有待瞭解,尼古丁影響腦部以致精神疾病是可能原因之一,或許抑制了腦中創造幸福感的多巴胺和血清素受體。若果真如此,改抽電子菸但菸油中含有尼古丁,同樣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