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2009.08.24 02:53 am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許多人有睡不著、睡不好的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針對門診病人統計,每10名求診者就有7名有睡眠困擾,但診斷後發現只有不到1/10的人符合醫學上認定的「失眠」,其他9成以上都可找出原因改善,醫師呼籲民眾應就醫諮詢,切勿自行服用安眠藥或藉酒助眠。聯醫陽明院區精神科醫師方勇駿指出,因睡眠困擾就醫的病患中,有不少人在就診前靠喝酒或吃安眠藥來幫助自己睡覺,但經過精神科醫師診察後發現,真正屬於「原發性失眠」(找不到其他原因的失眠)只有不到1/10。方勇駿表示,醫學上普遍接受「失眠」的定義是:持續性一個月以上幾乎天天無法入睡、睡眠中斷或睡眠品質不好。許多人以為自己「失眠」,但其實不是醫學上認定的「失眠」。像許多人晚上不容易入睡,是因為「睡眠相位延遲」,他們的睡眠總時數並不比一般人少,只是「晚睡晚起」,通常發生在有熬夜習慣的年輕人,這樣的人可經醫師指導,重新建立睡眠規律。還有一些人擔心自己睡不夠,以為一天睡不到8小時就是失眠,其實統計上,成年人平均睡眠時數只有略多於7小時,且年齡越大睡眠越短,這是自然老化的一部分,只要白天精神好,也沒有問題。方勇駿表示,在台灣,安眠藥是除胃藥、感冒藥外,一般人最常吃的藥,但多數人常誤以為吃安眠藥會造成「癡呆症」,他解釋,長期服藥的確可能使記憶力變差,但只要減少藥量或停用,記憶力就會恢復。
引自: http://udn.com/NEWS/HEALTH/HEA2/50950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