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98.09.23焦慮症病位在心肝 波及其他臟腑

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

一個台中人安全且暖心的避風港,幫助您卸下重擔、迎向輕省自在人生

更新日期:2009/09/23 00:1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現代人生活壓力來源多,易引發焦慮症。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陳曉鈞表示,焦慮症在中醫屬於「煩躁」、「急躁易怒」等範疇,常見患者體虛,加上七情受影響,心肺脾肝膽虧損,痰熱瘀血內阻而引發身體不適,主要病位是在「心」、「肝」的受損,波及其他臟腑,繼而產生其他身體症狀。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焦慮症常見在經歷重大創傷事件後,當面臨意外事件或生活壓力來源,有些人可能會出現情緒症狀,如焦慮、易怒、憂鬱、麻木、疏離、失去現實感等。另外,也會出現身體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如心悸、呼吸困難等表現。中醫認為,若本身有慢性病,尤其精神方面疾病者,更易復發,因為病人素體本虛,本虛標實的體質,更易受情志影響受創,而影響發病率。

醫師指出,人體的七情、各種情緒表現,都有其對應臟腑關聯性;若本身體虛,加上七情影響,可能造成心肺脾肝膽虧損,痰熱瘀血內阻而發病。整體而言,焦慮症病位在「心」、「肝」,也會繼而延及其他臟腑,就會產生其他身體症狀。

陳曉鈞表示,中醫辨證主要可分為痰火擾心;心虛膽怯;心脾血虛;陰虛內熱;瘀血內阻類型。治療方向主要可採取疏肝解鬱;安神寧心;去痰火滋陰液;活血化瘀為原則用藥。同時可配合針灸治療,幫助以寧心安神。

焦慮症中醫辨證治療上,針對「痰火擾心」者,常見肝火夾痰,痰鬱化火,而心神不寧,夜晚睡覺易驚醒,頭昏頭痛,口乾口苦,舌紅苔黃,脈滑數,治療可用黃連溫膽湯加減。若屬「心虛膽怯」者,可見情緒不寧,坐臥不安,睡眠少多夢,經常疑慮,苔薄白,脈虛弦,可用安神定志丸加減。還有「心脾血虛」者,可見面色無華,心悸,睡眠少多夢,頭昏頭暈,食慾不振乏力,舌淡苔薄,脈細,可用歸脾湯加減。

此外,若為「陰虛內熱」者,常見口苦尿赤,多疑心驚悸,睡眠少多夢,舌紅苔薄黃,脈細數,可用百合地黃湯合知柏地黃丸加減。以及「瘀血內阻」者,常見心悸,夜寐不安,多疑煩躁,胸悶不舒,時而頭痛,心痛如剌,舌暗紅有瘀斑,脈澀,可用血府逐瘀湯加減。

穴道治療以寧心安神為主,針灸可取神門、心俞、三陰交穴;助化痰開鬱可取肝俞、脾俞、豐隆穴;清心醒腦則可加水溝、風府、少商、大陵、曲池穴。

引自: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923/128/1rly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