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最新消息

失眠憂鬱症常常相互交織,形成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

當患者同時面臨失眠和憂鬱症時,生活品質往往大幅下降,日常功能也受到嚴重影響。

然而,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療法為這些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昕頤診所將透過本文深入探討失眠型憂鬱症的定義、症狀、影響,以及rTMS療法的原理、優勢、適用症狀和治療效果,期望能為受失眠憂鬱症困擾的你提供實質的幫助。

什麼是失眠型憂鬱症?

說明失眠型憂鬱症常見症狀

失眠型憂鬱症的定義:憂鬱症患者同時伴隨失眠症狀

失眠型憂鬱症(Insomnia Depression)是指憂鬱症患者在經歷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等核心症狀的同時,還伴隨著失眠問題
研究顯示,長期的睡眠障礙會進一步加重憂鬱症的嚴重程度,使患者陷入更深層的情緒低落狀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約有超過3億人患有憂鬱症,而其中高達70%的憂鬱症患者同時有睡眠困擾。
這顯示出睡眠障礙與憂鬱症之間的高度關聯性,若未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

失眠型憂鬱症的常見症狀:入睡困難、淺眠多夢、早醒

失眠型憂鬱症的患者常見的睡眠問題包括:

  • 入睡困難:患者即使感到疲憊,仍需長時間才能入睡,腦中思緒紛亂,無法放鬆。
  • 淺眠多夢:夜間睡眠斷斷續續,容易驚醒,且多數夢境內容負面,影響睡眠品質。
  • 早醒:清晨過早醒來,且無法再次入睡,導致整體睡眠時間嚴重不足。

失眠型憂鬱症對生活造成的影響

長期的失眠與憂鬱症相互影響,使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主要影響包括:

  • 情緒不穩定:由於長期睡眠不足,患者更容易感到煩躁、焦慮,情緒波動較大。
  • 工作效率下降:缺乏良好的睡眠使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影響日常工作表現。
  • 人際關係受損:情緒低落與疲憊可能導致對社交活動失去興趣,與家人、朋友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
  • 身體健康受損:長期睡眠障礙可能引發免疫系統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健康問題。
線上預約看診

失眠與憂鬱症的關係

失眠如何加重憂鬱症狀

失眠與憂鬱症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失眠不僅是憂鬱症的症狀之一,還可能成為憂鬱症的誘因。
當一個人長期無法獲得足夠且高品質的睡眠時,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可能受到影響,使得大腦在調節情緒時變得更加困難
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中的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下降,而這些物質對維持情緒穩定至關重要。
一旦失眠問題長期存在,患者可能更容易感到焦慮、煩躁,甚至加重原本的憂鬱症狀。

憂鬱症如何導致失眠

憂鬱症患者的情緒低落、焦慮與壓力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睡眠模式。憂鬱症可能導致:

  • 過度思考(Ruminating Thoughts):患者經常在夜晚反覆思考過去的事情或擔心未來,導致入睡困難。
  • 睡眠週期紊亂:憂鬱症可能影響大腦的生理時鐘,使患者的睡眠結構發生變化,例如減少深層睡眠時間。
  • 身體壓力反應增加:焦慮和壓力會增加體內的皮質醇(壓力荷爾蒙),使得身體保持高度警覺狀態,進一步影響入睡與睡眠品質。

rTMS是什麼?

rTMS的原理:透過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

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神經調控技術,利用磁場來刺激大腦特定區域,以改善神經傳導功能
rTMS透過電磁線圈產生的磁場來影響大腦神經元活動,特別是與情緒調節有關的區域,如背外側前額葉(DLPFC)。
這種刺激能夠調整大腦的神經迴路,幫助患者改善憂鬱症狀,並提升睡眠品質。

rTMS的優勢:無痛、無侵入性、副作用少

與傳統藥物治療相比,rTMS具有多項優勢:

  • 無痛:治療過程無需麻醉,患者僅會感受到輕微的敲擊感。
  • 非侵入性:不需要進行手術或植入裝置,安全性高。
  • 副作用少:相較於抗憂鬱藥物可能帶來的腸胃不適、嗜睡等副作用,rTMS的副作用較輕微,常見的僅有短暫的頭皮不適或輕微頭痛。

rTMS的適用症狀:憂鬱症、失眠、強迫症等

rTMS已被廣泛應用於治療不同類型的精神疾病,包括:

  • 憂鬱症:對於藥物治療無效或有抗藥性的憂鬱症患者,rTMS可提供有效的替代方案。
  • 失眠症:透過調節大腦活動,rTMS可以幫助患者改善睡眠品質。
  • 強迫症(OCD):對於強迫行為嚴重影響生活的患者,rTMS有助於降低強迫思考與行為。
  • 焦慮症:透過調控大腦神經活動,減少焦慮情緒。
線上預約看診

rTMS如何治療憂鬱症失眠?

rTMS改善睡眠機制

 rTMS(重複經顱磁刺激)透過磁場刺激大腦特定區域,特別是與睡眠調控有關的腦區,如前額葉皮質和丘腦,來調整神經網絡的活動。
許多憂鬱症患者的睡眠問題與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多巴胺和γ-氨基丁酸)失衡有關,而rTMS可以幫助調節這些神經傳導物質,促進大腦進入更穩定的睡眠狀態。
此外,研究顯示rTMS能夠調節慢波睡眠(deep sleep)和REM睡眠的比例,讓患者不再處於長時間的淺眠或多夢狀態,提高睡眠品質。
經過數週的治療,許多患者的入睡時間縮短,夜間醒來的次數減少,並且能夠達到更深層的睡眠,讓身體獲得充分的修復與休息。

rTMS提升情緒狀態

前額葉皮質在憂鬱症患者中往往處於低活化狀態,而rTMS透過重複性磁場刺激,能夠提高這個區域的活性,使其正常運作,進而改善情緒。
同時,rTMS對杏仁核(大腦中與情緒和壓力反應相關的區域)也有調節作用,減少負面情緒的強度,使患者能夠更平靜地面對日常生活壓力。
此外,rTMS還能增加神經可塑性,使患者的大腦適應新的、較為健康的情緒模式。
隨著治療進行,許多患者會感受到焦慮減少、情緒穩定、思考變得更清晰,進而擺脫憂鬱症的陰影。

線上預約看診

rTMS治療的療程與效果

rTMS治療的療程長度

rTMS治療的療程長度因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而異,一般建議為4至6週每週進行5次治療每次治療約20至40分鐘
部分患者在接受治療的前兩週即能感受到情緒和睡眠的改善,而對於病情較為嚴重的個案,可能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來達到最佳效果。
此外,在完成主要療程後,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維持性治療,例如每週或每月一次,以確保治療效果長期穩定,並降低復發的風險。

rTMS治療的效果

根據臨床研究,rTMS對於憂鬱症和失眠的治療效果顯著,特別是對於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
50%至60%的患者在rTMS治療後憂鬱症狀獲得顯著改善,而30%至40%的患者達到完全緩解的狀態。
在改善睡眠方面,患者的入睡時間縮短,夜間醒來次數減少,並且睡眠結構趨於正常,讓患者能夠獲得更深層次的休息。
此外,rTMS的效果相對持久,許多患者在治療結束後仍能維持良好的睡眠品質與穩定的情緒狀態。

rTMS治療的副作用

與傳統藥物治療相比,rTMS的副作用較少,且通常為輕微且短暫的反應,例如:

  • 輕微頭痛或頭皮麻木感:通常發生在治療初期,數次治療後會逐漸消失。
  • 局部肌肉痙攣或抽動:因磁場刺激神經所致,屬正常現象。
  • 輕度噁心或頭暈:少數患者會出現短暫的不適感。
  • 罕見副作用:極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癲癇發作風險,但發生率極低(小於0.1%)。

整體而言,rTMS治療的安全性高,且患者能夠立即恢復日常活動,無須住院或長時間休息。

rTMS結合其他治療,效果更佳!

 rTMS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但若能搭配其他療法,治療效果將更為顯著。例如:

  • 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CBT)可幫助患者建立正向思考模式,減少負面情緒影響。
  • 藥物治療:對於重度憂鬱症患者,rTMS可與抗憂鬱藥物併用,以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 健康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適量運動、健康飲食等,可進一步提升rTMS的治療成效。

綜合來看,rTMS作為一種無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對於改善憂鬱症與失眠有顯著效果,並且能夠安全地與其他治療策略結合,幫助患者全方位提升生活品質,重新找回健康生活。

關於憂鬱症,你可能還會想知道…

其他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