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新政府上任後,股市低迷,經濟景氣未見明顯改善,精神科醫師表示,因為中年失業、大學生擔心找不到工作,加上對新舊政府的不滿,使得近來醫院門診的憂鬱求診病患有日益增多趨勢,由於高達7成自殺人口生前都曾患有憂鬱症,為預防憂鬱自殺,「台灣憂鬱防治聯盟」也在9日成立,希望喚起大眾對憂鬱症的重視。
據中央廣播電台報導,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2年的統計資料指出,台灣5%民眾達到重度憂鬱,也就是說,平均每20人就有1位飽受憂鬱症所苦,而在自殺的人口當中更有高達70%的人,生前都曾罹患憂鬱症。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暨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家銘表示,近來因股市下跌、新政府政績不好、整體經濟環境不佳,讓很多人面臨中年失業,大學生擔心求職不順,而遲遲不敢畢業,導致醫院的憂鬱求診患者較以往還增加許多。
今年22歲、擔任模特兒工作的吉祥,因為半工半讀,連續2年每天上課、工作14小時,讓他承受極大壓力,後來還出現全身酸痛、害怕團體生活、不喜歡跟人講話情形,到骨科看診一直查不出毛病,後來醫師轉介到身心科才發現罹患憂鬱症。
日前也有一位今年應該畢業的大四男生因為焦慮來看精神科,瞭解後發現,男學生故意被當延畢,不想畢業的理由是因為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而拖延逃避,不敢踏出校園。
台灣憂鬱防治聯盟成立
台灣十大憂鬱症防治推動團體9日成立「台灣憂鬱防治聯盟」,並宣布2008喜樂月活動開跑,在10月9日「世界心理健康日」前,將在全國各地舉辦講座和活動,號召民眾參與,做自己和別人的「防鬱伙伴」,也提出「防鬱3─3─1」讓大家知道如何防治憂鬱症,並呼籲民眾參加喜樂月各項活動。
協會秘書長張家銘醫師指出,憂鬱症有盛行率高、自殺率高、身體共病及醫療花費高等「3高」,治療時有延遲就醫、緩解不足、治療中斷等3個瓶頸,因此造成對社會經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