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 / 記者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憂鬱症
台灣大學五天內傳出三起學生不幸事件,淡江大學也發生大四生自商管大樓墜落事件。為避免「維特效應」,有其他學生模仿,台大學生臉書交流版展開為期兩周的貼文審查,禁止討論相關事件。振興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袁瑋則表示,很難禁止討論,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正面的力量介入。
袁瑋表示,大學校園接二連三發生憾事,不單純只是因為看到新聞訊息而發生所謂的「模仿效應」,很多人一直深陷在憂鬱症中。就算臉書交流版上開始貼文審查,還是有如Dcard、PTT論壇等各式各樣的管道可以獲取訊息,也有很多相關討論憂鬱症的社團,「不可能擋」。
袁瑋說,當有這類討論出現時,不用急於「勸別人要想開」,或是認為「我曾經也低潮過,我可以走過你為什麼不行」,反而只要表達出理解、傾聽,就是很好的幫助。而心輔中心的人員或許可以進駐社團、留言板,試著讓正面的力量介入。
但她指出,更重要的不是事後的救急,而是學習對壓力的調控,應該從小就有課程讓孩子學習認識自己,以及如何處理身體情緒的反應,才不會到了大學忽然要一個人面對課業、人際等各種壓力時,不知如何是好。
每個人多少都有憂鬱的狀況,只是輕重不同,但許多人仍害怕看身心科,一方面擔心被貼上標籤,另一方面怕吃藥。
袁瑋表示,民眾對於就醫應該要有更開放的心胸。如果有負面的情緒,早點尋求專業協助,不要變成嚴重憂鬱症才就診,反變成吃藥的可能性變大,治療時間也會越長。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