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不算是真正的疾病?解開憂鬱症的八大迷思

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

一個台中人安全且暖心的避風港,幫助您卸下重擔、迎向輕省自在人生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文:吳佳儀、李明濱 2016/12/30 

憂鬱症是一種需要長期抗戰的疾病,但很多病患及家屬對憂鬱症仍然存在似是而非的觀念,以下是常見迷思。 

迷思1:憂鬱症不算是真正的疾病? 

答案:錯,憂鬱症是一種腦部疾病。 很多人以為憂鬱症只是情緒較為沮喪、憂鬱,並不是真正的疾病,但醫學已經證實,憂鬱症是一種腦部的疾病。憂鬱症就像很多病症一樣,不治療的話就好不了,甚至拖越久越難治。程度輕微的憂鬱症只要調整生活方式、改善心理狀況,就能恢復健康,但較為嚴重的憂鬱症則須較長的時間、較多的耐心才能治癒。 

迷思2:憂鬱症無法根治? 

答案:錯,大部分的憂鬱病患是可以被治癒的。 「憂鬱症無法根治」是典型的錯誤觀念,只要配合治療,90%以上的病患都可以治癒。憂鬱症急性期時,需要藥物的幫忙讓病情穩定下來,等到兩週或一個月之後,憂鬱情況好轉,就必須思考如何恢復到正常的生活,可能需要三個月或半年的調適期。當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醫師會根據患者狀況慢慢減藥,並且會根據病情需要,進行相關的心理輔導。除此之外,還有團體治療、家庭治療及壓力管理方式等課程,可以協助病患慢慢回到日常軌道。 

迷思3:憂鬱症容易復發?

 答案:對,憂鬱症若不根治,確實容易復發。 憂鬱症的治療一定要持續到醫師診斷評估治癒為止,不能任意中斷。若以為症狀好轉或害怕藥物的副作用就自行停藥,容易導致病情復發及惡化,症狀可能也會越來越嚴重。 

迷思4:憂鬱症不一定要吃藥,也可以用非藥物方式治療? 

答案:錯,僅靠非藥物的治療方式效果有限。 憂鬱症不吃藥、光靠非藥物的方法,如運動、改變飲食、作息調整、健康行為、放鬆與壓力管理技巧等,效果有限;必須配合醫師的藥物處方,才能達到痊癒以及避免復發的目標。

 迷思5:吃藥會造成副作用,等憂鬱症狀好轉時就可以停藥? 

答案:錯,自行停藥只會讓治療變得更困難、棘手。 門診中常出現一個讓醫護人員相當頭痛的情況,就是病人在服藥後,只要情況好轉或出現不舒服的反應,就擅自減藥、停藥,或是未如期回診。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病況起起伏伏,甚至得面對嚴重的復發。精神科藥物目的是維持腦功能平衡,因此需要一到兩週以上的時間,待血液中藥物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發揮作用。治療憂鬱症的藥物不像消炎藥、止痛劑、抗焦慮劑等,能在短短幾個小時內讓病患感覺到藥效;同時,精神科藥物需要持續服藥才能達到長期控制的效果。 

迷思6:憂鬱症病患只要多倒情緒垃圾,病情就能好轉?

 答案:錯,專業治療才有助於擺脫憂鬱症。 雖然找親朋好友訴苦有助於心情的抒發與轉移注意力,長期下來卻可能是對病情沒有幫助的做法,甚至可能延誤治療。憂鬱症病患須透過專業精神醫療的評估、治療與引導,才能發現問題,促進自我察覺與調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而提升心理健康。然而若是透過親朋好友的口耳相傳或陪同就醫,增加成功轉介與持續醫療的機會,則可使患者得到較好的心理支持和實質幫助。 

迷思7:在病患面前提到「憂鬱症」,會讓他們的病情更嚴重? 

答案:錯,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避免在病患面前談到憂鬱症,只是逃避的心理作祟。許多病患因缺乏自我覺察或病識感,所以無法得知自己的心理健康已出現狀況。適當的做法是將憂鬱症視為可治癒的疾病,尋求醫療或心理專業協助,加上生活與行為的改變,才能擺脫憂鬱症的困擾。 

迷思8:治療憂鬱症,必須保持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答案:對,患者和家屬請務必和醫師配合。 憂鬱症的診斷與治療屬於長期性,因為它不僅合併有身體與心理的兩方面症狀,也經常與其他疾病同時存在,所以在病程以及治療變化上,都會較單純的身體疾病來得時間長且複雜,中間也有變更診斷的可能性。比如情感性疾患中的雙相型(亦稱躁鬱症),一開始的表現和憂鬱症相同(躁鬱中的鬱期),但只要一出現躁症的症狀,就代表病人並非單純抑鬱,而是會有鬱期與躁期交替發作,此時,醫師的用藥和治療方式就得跟著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