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八點檔連續劇 大三乖乖女很厭世罹重度憂鬱症

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

一個台中人安全且暖心的避風港,幫助您卸下重擔、迎向輕省自在人生

2018-07-26 17:46聯合報 記者趙容萱╱即時報導 

台中市林姓大三女大學生從小父母離異,媽媽再也沒聯絡,爸爸後來病死,由祖母養大,她成績優異,也很獨立,是個不讓人擔心的乖乖女,但她內心孤獨,關乏關愛,從高中以來,成了省話一姊,不想跟別人互動、說話,一年多來失眠困擾,會莫名醒來、掉眼淚,無法再入睡,情緒瀕臨崩潰,想輕生,在今年一月求助精神科醫師徐宏銘,確診是重度憂鬱症,經半年治療,症狀緩解。 

醫師徐宏銘在近半年的門診發現,因情緒問題來求助的學生增多,約有半數童年家庭破碎,,甚至出現厭世傾向。台灣離婚率高,建議離婚父母,不要把孩子也「離」掉了,如果未與孩子同住,至少維持每個月與孩子聯繫、傳達關心,不要因離婚,讓自己在孩子的成長期缺席,讓孩子誤以為被拋棄,讓孩子長期籠罩在孤單的陰影中。 林姓女大學生表示,她5歲時父母離異,跟著父親生活,母親音訊全無,9歲時父親過世,後由祖母、叔叔撫養長大,衣食無缺,也養成她從小獨立自主,她的興趣就是把書讀好,生活不麻煩別人,卻出現人際困難,上高中後,不想和人講話、互動,近一年來,失眠困擾,幾次在學校頂樓想輕生,於是求助精神科醫師。 

昕晴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徐宏銘說,林姓女大生因父親早逝,由阿嬤、叔叔扶養長大,林母音訊全無,直到女學生上大學後,突然現身相認,但因「缺席」太久,母女互動話少,宛如陌生人。 徐宏銘指出,很多夫妻離婚忽略孩子需要是父母關愛。他建議,離婚夫妻若無法與孩子同住,要保持與孩子互動,表達關心及關愛,例如可以每年生日寫卡片給孩子,或是在過年過節可以傳送簡訊祝福孩子,幫助孩子更健康的成長,避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被遺棄」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