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鬱症陷痛苦循環 醫:防鬱期自殺

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

一個台中人安全且暖心的避風港,幫助您卸下重擔、迎向輕省自在人生

【台灣醒報記者蔡岳宏台北報導】 

香港歌手盧凱彤日前疑似躁鬱症發作而墜樓身亡,引起社會大眾對躁鬱症的關注。三總精神科主治醫師楊聰財表示,不同於憂鬱症只展現情緒低落,躁鬱症屬於雙相情緒障礙,情緒高亢的「躁期」、憂鬱的「鬱期」會輪替出現。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映燁提醒,家屬應防止患者於躁期時過度狂妄,做出衝動投資等事情,並在鬱期時就要陪伴患者,避免病人因不想拖累家人而自殺。 根據衛福部資料,躁鬱症是慢性且反覆發作的重大精神疾病,伴隨高自殺率及罹病率,且根據躁症、鬱症嚴重程度,可分成3種亞型。若將所有亞型合併計算,全球躁鬱症人口的盛行率約5-10%,鬱症發作的時間通常比較長,甚至佔病患一生近半時間。若在憂鬱症的族群中做調查,雙極性疾患的盛行率更高達30%。 

「根據醫學上的實務經驗,躁鬱症有9成與憂鬱症合併。」楊聰財指出,躁症發作時,患者會情緒高亢,包括衝動、話多、不睡覺、活動量大且性慾增加,甚至出現誇大妄想症,自認能力很強,什麼事情都可以完成。而鬱症發作時情緒便降至谷底,症狀類似憂鬱症的單極情緒障礙,患者易情緒低落,食慾減少、性興趣減退、對平日感興趣的事失去興趣,甚至產生自殺念頭。 

楊聰財強調,躁鬱症具有週期性、季節性等特性,遺傳可能是發病的原因,可以利用鋰鹽抗躁鬱藥物達成治療與預防效果。而憂鬱症則可能受到天災人禍等單一事件引發,進而慢性化,導致終生共病。陳映燁則補充,「躁鬱症可能躁症、鬱症交替出現,例如前3個月出現躁症,之後半年進入鬱症,也有某段期間的情緒都很正常的情況。」因躁鬱症和憂鬱症相似,只能透過病程分辨。 陳映燁提醒,只要躁症或鬱症發病超過2次以上,患者就必須服藥,於躁期時服用情緒穩定劑,而鬱期則要搭配抗憂鬱劑與情緒穩定劑。

楊聰財更指出,研究顯示 若服藥至更年期,症狀發作頻率便會下降。此外,陳映燁和楊聰財兩位醫師皆呼籲,家屬應防止患者於躁期時,做出衝動金錢投資、污辱人等會後悔的舉動,並在患者鬱期時傾聽陪伴,監督服藥與健康作息,引導患者就醫並與社會多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