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中年婚姻危機 鄧惠文:根源於內外交迫的自己

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

一個台中人安全且暖心的避風港,幫助您卸下重擔、迎向輕省自在人生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2019-11-13 12:50聯合報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當情緒勒索、童年創傷成為社會熱議話題,亮麗活躍、說走就走成為熟齡生活新標竿,在這波洪流下,許多「後中年族群」正承受著強烈的衝突感和孤寂感,難以述說的情緒糾結在心,演變為自己和伴侶都難以承受的埋怨、焦躁、失眠、爭吵。 

知名作家、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在2019年11月10日舉行的婦產身心醫學會擔任壓軸演講者,分析內外在的價值衝突,及其衍伸的身體化問題,正是現代人身心健康及伴侶關係共同面臨的挑戰。 鄧惠文引用中研院年初公佈1984年至2015年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指出,20多年前,高達六成民眾認為婚後應與公婆同住,僅11%認同「個性不合」可構成離婚理由,多半認為沒有外遇、惡習、虐待,怎麼能任性離婚。

現僅27%民眾認為婚後應與公婆同住,且超過六成民眾認為個性不合可以構成離婚的正當理由。 鄧惠文說,當外在環境價值觀改變,與自己內在價值觀相衝突,容易衍生身體化的反應,例如失眠、焦慮、憂鬱等狀況。例如許多男性在中年之後都會有體力、腦力大不如前的恐慌,回首過去卻發現自己受限於家庭的約束,並沒有盡情體驗和發展自己想做的事,眼看已經離死亡更近了,自我實現變得非常的迫切而令人焦慮。 至於女性,鄧惠文說,無論社會怎麼變,「社會來決定女性應該怎麼活著」這件事,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女性中年後驚覺自己一生的付出和犧牲,某種程度竟是不尊重孩子界線的侵略行為,強烈感受到自己好像蹉跎了什麼。

過去認為女性進入家庭應將自己的事業退居後位,優先為家庭付出,現在卻流行女性要經濟獨立、樂活自信、運動逆齡、一個人旅行⋯過去要求一套,現在又要求一套,女性也感到憤憤不平,為什麼自己永遠不夠好,永遠被要求這麼多。 這時伴侶間的衝突就變多了。鄧惠文分析,女性覺得要討回自己被蹉跎的青春,把失落感和挫折感化作對伴侶的抱怨;而男性內在自我實現的焦慮,也使他們對於伴侶的抱怨和設限,格外容易反彈。雙方都急欲脫離某些家庭或社會角色的籠罩、需要重新整合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鄧惠文表示,台灣每年大約都有五萬多對伴侶離婚,其中四成是結婚10到20年的老夫老妻。結婚25年以上的離婚率又下降,不知道是真的關係變好,還是一種無望,因為婚姻治療的經驗顯示,其實結婚越久,越難治療。

鄧惠文說,抱怨和不滿,其實是因為還想要追求幸福,如果能夠看見自己和對方行為背後的呼求,不論這個幸福是繼續一起生活,還是分開,都是能夠幫助彼此相處得更好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