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應更名 定調思覺失調

失眠、憂鬱、身心症、專業心理諮詢

一個台中人安全且暖心的避風港,幫助您卸下重擔、迎向輕省自在人生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2014/05/01

常被以「發瘋」汙名化的精神分裂症,即將更名為「思覺失調症」。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長陳快樂2日出席正名活動時表示,思覺失調就像三高等慢性病,藉由藥物、心理及復健治療,症狀都能改善,甚至完全康復。部分患者病情惡化或復發主因,在於擔心受到歧視而諱疾忌醫或自行停藥,因此希望透過正名,建立患者及大眾對該疾病的正確認知。

【總統支持正名】 全球約有1%人口苦於思覺失調症,台灣患者比例約為千分之三到六;該疾病得名自希臘文的「心靈」及「分裂」二字,患者多在18至25歲的青年期發病,會產生思想及感覺上的錯亂,導致語言或行為異常,患者多有幻聽、幻視、被害妄想、語無倫次等症狀,往往因此無法信賴自己與周遭親友,常陷入徬徨或憤怒情緒。

康復之友聯盟、精神醫學會、衛福部心口司、國際生命線、殘障聯盟2日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思覺失調正名記者會,總統馬英九也特別致電表達對正名運動的支持;活動現場同時舉辦歷年病友海報及散文創作聯展,並提供民眾詳盡疾病介紹及症狀體驗。

【需加強社區參與】 「治療思覺失調症的基礎建立在醫病雙方絕對的互信。」應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周煌智及康復之友聯盟理事長黃敏偉邀請參與對談的美國哈佛精神科醫師丹尼爾費雪,本身也曾是思覺失調症患者,他強調,信任需要時間互相瞭解,但無論在美國或台灣,精神科門診的看診時間都太過短暫。

費雪指出,台灣醫療機構提供的精神病醫療及照護已相當完善,但社區的參與仍嫌不足,例如「共同治療」的方式,也就是透過經專業訓練的志工、病友家屬及康復者與患者分享治療經驗,能提升患者的信心及就醫意願,對改善病情相當有效。

【正名提升就醫意願】 據康復之友聯盟調查,有6成思覺失調患者即便已康復,仍不願讓親友知道自己生病,就是擔心受到各種歧視;黃敏偉表示,國外研究已證實,思覺失調患者的「攻擊性」並未比一般人高,但媒體往往將有暴力行為的個案直接與疾病連結,造成民眾誤解。

「正名運動不僅是換稱呼,更對治療有實質幫助。」黃敏偉解釋,過去包括「癡呆」更名為「失智」、「低能」更名為「智能障礙」,以及日本自2002年將精神分裂更名為「統合失調」後,2年內挺身面對疾病並接受治療的患者增加逾4成,都顯示疾病正名確實能提升民眾就醫意願,增加治癒機會。

【副作用大幅減少】 周煌智指出,思覺失調患者常因為幻聽、妄想等症狀消失就自行停藥,但臨床數據顯示中斷治療在9個月內復發率達7成,2年內更高達9成,「就像糖尿病患若未按時施打胰島素,血糖值立刻就可能產生波動,」他強調,治療思覺失調並不困難,「但一定要配合醫師,進行較長期的病情控制。」

「第一代思覺失調藥物的副作用包括身體不自主僵硬、眼球上吊、口吐白沫等症狀,」周煌智解釋,由於副作用會表現於外觀,許多患者因此視服藥為畏途,但現行藥物已無外觀上的副作用,僅部分患者會出現血糖、血脂升高症狀,只要按時抽血檢測,隨時調整用藥劑量,副作用都能立刻獲得改善。

資料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e7%b2%be%e7%a5%9e%e5%88%86%e8%a3%82%e6%87%89%e6%9b%b4%e5%90%8d-%e5%ae%9a%e8%aa%bf%e6%80%9d%e8%a6%ba%e5%a4%b1%e8%aa%bf-084223348.html